当前位置: 首页 心灵感悟 正文

你不需要成为别人,只需要成为你自己

作者:KY    编辑:心理咨询中心    时间:2019-04-28点击数:


     从某一岁开始,我们面面相觑,发现大家所面临的难题都已不再是“我为什么不能做我想做的事?”而变成了“到底什么是我想做的事?”

 这个问题几乎出现在一切地方:既包括职业、伴侣的选择这样重大的生命议题,也包括在“无聊”时,苦思还可以做些什么具体的小事。

 我曾听人们说过,长大后的日子犹如温水煮青蛙。没有那种被强迫着读书选专业的切肤之痛了,但也因此找不到那种,曾在反抗时觉得十分清晰的方向与激情了。

“从心所愿”是很奢侈的事,不但因为忠于自我需要很多现实的能力,更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发现原来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如此之多,更明白了没有一个选择是完美的,这时,“心之所欲”究竟是什么?


 如果你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思考的成本,认真阅读今天的文章,或许你能就这个问题获得一些全新的认知和见解。


①远离自我的风险,

     是带来毁灭自我的欲望

 “到底什么是我想做的事?”所意指的,实际是一种“远离自我”的状态。

 想象这样一个画面:你的心智结构(即我们精神中所感受到的那个“我”),在纷繁的环境因素中,茫然无措,同时怅然若失。

 再想像另外一个情境:此时你特别想要做某件事,例如特别想吃某件东西,特别想看个剧、出个门,等等。

 相信你可以感受到,在后一种情境中,你更能够感受到“自己”作为一个“主体”的存在。也就是说,在后一种情境中,你更感受到自己是自身的主宰,你的行动接受这个主宰的掌控,这种主宰感,就是一种作为主体的“我”的感受。而在前一个情境中,你不太能感受到那个作为主体的“我”的存在。

这种感受不到主体“我”存在的状态,就是我所说的“远离自我”的状态。此时,我们仿佛变成了绿野仙踪里那个空心的铁皮人。那这个时候,会发生什么呢?

人类,作为一种唯一被赋予了理性的动物,从出生到死亡的一路,都活在一种悖论式的挣扎中:他们一方面是被创造出来的,出生和死亡都不由自身的选择决定,充满了偶然性和被动性;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想要超越这种被动的处境,成为创造者,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存在——这就是一种“超越性”的需求。


[1] [2] [3] 下一页

联系电话:0734-3456525、0734-8484844(东校区)      0734-8486673(西校区)    

联系地址:衡阳师范学院东校区校医院三楼316         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图书馆西101室

Copyright© 2018 衡阳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 All Rights Reserved